章天亮:芝诺悖论与时空不连续性猜想

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悖论,因为被记录在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一书而广为人知,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喀琉斯追乌龟”悖论。

假设乌龟在阿喀琉斯前面100m,每秒钟速度为1m/s,阿喀琉斯的速度为10m/s,则阿喀琉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芝诺的理由是这样的,当阿喀琉斯前进了100米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10米;当阿喀琉斯向前进了10米的时候,乌龟又向前爬了1米。换句话说,每当阿喀琉斯到达乌龟刚才的位置时,乌龟总是又向前移动了一段距离。结论则是阿喀琉斯永远也追不上乌龟。

这个推理过程看似有理,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却完全相悖,因为速度快的终究要追上速度慢的。那么芝诺悖论的问题出在哪里?

Read more

点击 (994) 次

章天亮:电视片《回归》(5) 真知(下)

【大纪元11月21日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大约5000多年以前,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几乎在北非、中东、南亚和东亚那几条世界上最长的大河两侧同时崛起,各自独立创造出辉煌的文明。

时间的流逝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团

Read more

点击 (532) 次

章天亮:电视片《回归》(4) 真知(上)

【大纪元11月21日讯】 被毁灭的古老文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球虽然离我们如此之近,但是有关它的天文常识中却包含着许多匪夷所思的秘密。[1]比如说,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绝对相等,这使得人类从地球上永远无法观测月球的背面。一直到1959年,前苏联发射了月球3号探测飞船,人类才第一次有机会看到了月球背面的庐山真面目。

然而在中美洲的丛林中,玛雅人却在几百上千年前看似不经意地将月球背面的图案刻在了月亮神庙上。[2]

Read more

点击 (606) 次

章天亮:电视片《回归》(3) 天数

【大纪元11月21日讯】在中美洲的土著人中世代流传着一个玛雅人的传说:祖先留下了十三颗水晶头骨,当地球文明达到极致时,它们会重新出现,并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秘密。这样的故事人们听得太多了!哪一个民族的神话不是在讲人类的起源和未来呢?这样的神话,多少现代人不是一笑置之?

令人震惊的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英国的两个电视制片人果然在危地马拉丛林的古庙废墟中,找到了一个精美绝伦、即使用现代最高的科技也无法打造的水晶头骨。震慑于这个头骨所展现出的不可思议的灵异表现,这两位制片人随后展开追踪调查,终于发现十三个水晶头骨已全部现世,每一个头骨都来历不凡。当这十三个水晶头骨全部聚齐的时候,美洲的土著人按照玛雅人的“圣历”举行了一次仪式庄严的大集会,大祭司唐·阿莱坚德罗开启了穿越时间的先知所留下的真言

Read more

点击 (549) 次

章天亮:电视片《回归》(2) 兴亡

【大纪元11月21日讯】白云千载,物换星移。孔子那一声“天下无道已久矣”的叹息又飘过了两千五百年。神州大地上,历经江山易主,分分合合,煌煌二十四史中看不尽多少天朝盛世的繁华,听不完多少国破家亡的悲音。“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为何胜地不常,盛筵难在,繁华落尽,兵连祸结,烽火连天?

Read more

点击 (585) 次

章天亮:电视片《回归》(1) 源流

【大纪元11月21日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开始的。相传黄帝身边的一个史官仓颉造了字。然而有关五帝的记载,中国的史料是如此苍白,在汗牛充栋的史书中,有关夏、商与西周的记载也仅是九牛一毛。

在距今 2500多年前,当中华文明走过了她一半岁月的时候,历史上演了天地间第一个变局,

Read more

点击 (587) 次

章天亮:镇压法轮功与腰斩中华民族文化

【大纪元11月21日讯】早在1999年7.20以前,当法轮功还在中国大陆蓬勃发展的时候,社会上就有许多的人直觉地感到中共必然会镇压这个看似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气功修炼团体。镇压以后,对法轮功稍有了解的人都会震惊与镇压的野蛮与荒谬。许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法轮功为什么遭到镇压?

Read more

点击 (593) 次

章天亮:语言与文字

【大纪元11月21日讯】在修炼大法以前曾经在一本文摘杂志上读过一个故事叫《旷野的声音》,讲述一名美国女医生在澳州与土著部落徒步穿越沙漠的故事。其中有个情节说,这名女医生与一群土著离开村庄走了几十里,当晚露营的时候,她看到一人正面朝村庄方向跪地冥想。她就好奇地问他在干什么,那人回答说他正在和村庄里的人通过思维来说话。

Read more

点击 (543) 次

章天亮:从《资治通鉴》谈起

【大纪元11月21日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司马光穷尽毕生心力,耗时19载,“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由神宗皇帝亲自赐名为《资治通鉴》(见《资治通鉴》第294卷)。书如其名,《资治通鉴》的撰写线索就是前朝的治乱兴衰,并站在人的品德善恶和政策得失角度加以分析,使统治者以之为鉴。书成以后,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做为君臣士人的必修教科书。

Read more

点击 (489) 次

章天亮:高山流水话瑶琴

【大纪元11月21日讯】“高山流水”的故事,中国人应该都不陌生。春秋年间,晋国大夫俞伯牙奉命去楚国修聘,中秋之夜泊船于一座山崖下,适逢雨收云散,皓月当空。伯牙抚琴一曲,刚好樵夫钟子期在山崖下躲雨听琴。伯牙问子期:“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子期答应一试,于是伯牙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钟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钟子期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大惊,推琴而起,遂与子期结为兄弟,留下千古传奇。

Read more

点击 (521) 次

章天亮:浅谈《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对此事的看法各有不同。有人说诸葛亮是在测试刘备求贤的决心,有人说诸葛亮在抬高自己的身价,其实现代人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衡量古人,而「三顾茅庐」中实际蕴含的道理却离现代人越来越远了。现简述一二如下。

Read more

点击 (607) 次

章天亮: 从《梅花诗》说起

梅花诗的作者是北宋易学家邵雍,他字尧夫,謚号康节。相传邵康节曾经隐居山林,苦心攻易,但是收穫甚少。有一天中午,他睡觉的时候,听见老鼠跑来跑去,叫得他心烦意乱,就抓起头下的枕头朝老鼠砸了过去,结果没有击中。因为枕头是陶瓷做的,砸在地上就摔碎了,从裡面掉出来一个纸条。大概意思是说「某年某月某日,这个枕头会被邵雍摔破」。邵雍非常吃惊,因为不但时间完全正确,而且他的名字也一字不差。

他就按照枕头提供的线索,找到了那个写纸条的人家。刚要敲门,门就开了,出来一个中年人说,「家父前几天去世了,临终前嘱咐说今天会来一个叫邵雍的人,让我把这本书给你,」说完就拿出一本书来。邵雍将那本书研读一遍以后,算卦就变得非常準确,言无不验。这就是梅花易数的由来。

梅花易数的起卦方法非常简单,

Read more

点击 (56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