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尘》作者自序

马丁路德金博士是美国著名的民权领袖,那一篇《我有个梦想》的演说如天边滚过的阵阵春雷,激励着千百万黑人和其他种族的人投身于他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最终导致美国废除种族隔离法。金博士也因此获得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与民权领袖的身份相比,可能较少有人知道金博士还是一位基督教的牧师;与《我有个梦想》相比,可能更少人知道他还有一篇精彩的布道词,称之为《完整生命的三个层面》。

Read more

点击 (1141) 次

《出尘》后记

后记  
   转眼之间到美国已经有两年半了,回忆起临行之前和亲朋好友告别的场景还清晰得宛如昨天。父亲到机场给我们送行的时候很沉默,我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什么是真正的“妻离子散”。

Read more

点击 (805) 次

《出尘》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声。
  
  我和璐璐站在潭柘寺的正门前,请璐璐的两位瑞典朋友给我们合了个影,我让他们一定在取景时照下我身后墙上的八个字“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Read more

点击 (632) 次

《出尘》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我没有看到春天降临在北京大地,三月中旬我离开北京去了孟加拉,随后又从那里直接去了尼泊尔。等我回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中旬的那个周末下午了。当时联合国正在召开一年一度的人权会议,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法轮功学员克服重重困难,自费来到日内瓦,在寒风冷雨中集体炼功,呼吁国际人权组织关注并制止在中国发生的有系统的人权迫害。在国外的时候,我每天都浏览人权会议的最新进展,期待着国际社会能够协调起来,制止这场发生在文明社会的骇人听闻的暴行。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法轮功学员自发涌向天安门广场,他们打出横幅,继续和平呼吁政府停止镇压,还他们信仰自由的天赋人权。

Read more

点击 (608) 次

《出尘》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飞机到达加德满都机场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加德满都机场没有供飞机停靠的廊桥,需要步行到他们的候机楼。外面的空气非常清新,气温稍微有些凉,站在机场就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喜马拉雅山群峰耸峙,山顶上都复盖着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
  尼泊尔由于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从印度洋吹过来的暖空气被喜马拉雅山遮挡在尼泊尔上空,虽然整个国家海拔比较高,气候还是相当温暖湿润。由于尼泊尔是个旅游国家,来自世界各国的登山爱好者源源不断地来到此地。我们在取托运的行李时等了许久,看到传送带上绝大多数行李都是沉重而巨大的登山设备。

Read more

点击 (594) 次

《出尘》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整整下了一夜的雪。
  清晨五点钟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我和璐璐穿着厚厚的防寒服走在雪地上。立交桥下昏暗的路灯旁已经是人头攒动。来自顺义、怀柔和密云的菜农开着三轮机动车赶到这里,把一车一车的蔬菜和肉在立交桥下和路边摆开。
  我和璐璐找了一个稍微空旷和安静的地方,闭起眼睛开始炼功。偶尔我会听到不远处有人在议论着什么,间或有皮鞋踏在雪地上的咯吱咯吱声快速接近我们。开始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我都会有些紧张,因为我知道,如果有好事之人报告警察此地有两人在炼法轮功,那我们就会遭到审讯甚至拘留。后来这样的声音听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
  虽然我希望许多人都能看到我们在炼功,但是我当然也希望我们能平安无事。幸好在最初的几天里,什么也没有发生。

Read more

点击 (639) 次

《出尘》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我们一行五人推着行李车出了首都机场,此次出差还算有所收获。孟方因为还有一年即将面临大选,现任内阁中有许多人都希望能在大选前做成几笔大生意,虽然我不知道他们这么做到底是为了选票还是为了佣金。他们让我们尽快做出网络规划方案和报价后提交给邮电部项目评估委员会。

Read more

点击 (621) 次

《出尘》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我坐在电脑前,想起了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小麦说得一点也没有错。死者叫赵金华,女,42岁,山东省招远市张星镇人,在当地有口皆碑。9月27日赵金华去地里干活时被镇上的派出所抓走,因不肯放弃对法轮功的信仰而遭到电击、体罚和其他酷刑,10天后被迫害致死。

Read more

点击 (620) 次

《出尘》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半夜11点多的时候,我和璐璐已经躺下睡觉了。因为爸爸妈妈还没有消息,我在床上翻来复去,心里琢磨他们会不会出什么问题,一听到楼道里有人走路的声音就睁开眼睛竖起耳朵。璐璐安慰我说:“老公别想了,要是明天还没有消息的话,我就找朋友去打听打听吧”。

Read more

点击 (661) 次

《出尘》第十章

第十章
  我和璐璐给妈妈和姐姐打了辆出租车,然后我们自己也叫了辆出租车回家。
  整整一天我们都没有吃什么东西,但是却一点食欲也没有,只是出汗太多了,感觉渴得厉害。我让出租车司机停在了丽都饭店路口的一家朝鲜饭馆,坐下后我点了两碗凉面。璐璐一脸茫然和无助地坐在我的对面,两只手无力地搭在桌子上。我觉得胸口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Read more

点击 (860) 次

《出尘》第九章

第九章
  新婚生活和谐而美满。我们利用几天的婚假稍事休息,因为结婚那天主要请的都是双方家长的朋友和一些亲戚,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一起出去请各自的同事和同学吃饭。临上班的前一天,我忽然觉得好久没有上网去看一看了,就打开电脑连到了法轮功在加拿大的网站上。
  网上登出的消息让我大吃了一惊!

Read more

点击 (712) 次

《出尘》第八章

第八章
  装修新房和办理结婚的手续都是很繁琐的事情,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俩的好心情。我因为工作关系仍然要频繁出差,大部分本应是我来做的琐碎工作反而经常是璐璐一个人在忙。印象最深的是搬家的那一天,我把东西从宿舍里收拾好了搬到新家。几乎是把最后一个箱子摔在地上就赶紧翻了两套换洗的衣服去赶飞往太原的飞机,狼狈不堪地留下一地纸箱子和翻得一团糟的衣服,晚饭也没来得及吃。坐上出租车的时候,我气喘吁吁地回头看了一眼刚刚筑好的爱巢,忽然想起一句歌词“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Read more

点击 (702) 次

《出尘》第六章

第六章
  转眼一年过去,董浩再也没有和张璐联系过。李杰申请了去加拿大的技术移民,平时他都呆在深圳,偶尔回北京也是住两天就走。
  九七年四月的一个周末,我和张璐约好去平谷的金海湖。

Read more

点击 (737) 次

《出尘》第五章

第五章
  二月十一日。董浩回国的日子。
  我除了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给张璐打电话祝她新年快乐外,再也没有和她联系。我们都在一天天长大,她的男友已经回国和她团聚,我想我该慢慢淡出她的生活了。

Read more

点击 (679) 次

《出尘》第四章

第四章
  那年秋天的时候,北京电信开始面向公众开放互联网业务。当时还没有提供web服务,仅仅是开一个拨号服务帐号,提供电子邮件业务。一个月要100块钱,而且只能使用六个小时。为了联系学校方便,我就申请了一个,并把用户名和口令告诉了张璐,让她和我共享。

Read more

点击 (779) 次

《出尘》第三章

第三章
  李杰准备辞职了。他觉得客户培训做得再好也无法实现他人生的梦想--运营一个象IBM那样的大公司。根据我们临出国前与公司签订的培训合同,他需要交一笔罚金才能取回档案,换一家公司应聘。可是他并不想给人打工,辞职后,自己跑到中关村给人攒电脑去了。
  九五年春天的时候,多媒体在中国悄然兴起,

Read more

点击 (849) 次

《出尘》第二章

第二章
  10月中旬的时候,我回到北京,将因为没钱而一直留了三个月的头发剪掉,然后睡了一天。晚上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我打了辆出租直奔朝阳剧场。我想,也许我应该找机会把我的想法向她挑明了。

Read more

点击 (783) 次

《出尘》第一章

第一章
   一片深灰色的四层小楼,相互之间用交错的通道连接起来,望去凝重而肃穆。周围是一大片鲜花和草坪。外面阳光明媚,空气中混合着蝉鸣和浇灌草坪的水龙头喷水时发出的“嘶嘶”声。这样的地方,

Read more

点击 (98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