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ion: Products
-
天亮小舖Regular price $1,260.00Sale price $1,260.00 Regular priceUnit price / per
《中華文明史》 (上下) (電子書/音頻/視頻)
書名:中華文明史 (上下) Ebook-正體字作者:章天亮博士 本書簡介 信仰塑造了文明。就像我們無法否認天主教對歐洲文明的塑造,和基督教新教對美國文明的塑造一樣,我們也無法否認儒、釋、道對中華文明的塑造。這是理解中華文明的關鍵,因此本書用大量的篇幅探討了儒、釋、道信仰體系的精髓,包括對一些常見誤解的辨析。 時至今日,過去的信仰在各國都走向了衰落,人們傾向於用科學解決人和自然的關係,用法律解決人和人的關係,本質上來説這是啓蒙運動的餘殃,也就是人對自身理性的信仰,認爲人可以憑著自身的理性解決一切問題,乃至發現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奧秘、征服自然甚至長生不老。這時文明的發展已經走上了歧途。人固然應當具備和弘揚理性,但必須是在信仰框架之下的理性。人需要保持對神的謙卑,需要維繫神給人規定的道德。當對神的信仰缺位時,文明必然行之不遠,社會的亂象也將接踵而至。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其惡果正在顯現和蔓延。 因此這本書除了想探討中華文明的精髓和延續五千年的真正原因,另一個目的也是想藉著這些探討,找到在中共毀滅性地破壞中華文化之後,我們去復興中華文明的著力點。 作者簡介 章天亮博士是才兼文理、學貫中西的實力派學者,對古今中國與當代國際的諸多事務有深刻的洞察力。他目前任飛天大學人文與科學系副教授,和YouTube政論頻道【天亮時分】主持人。章博士還曾擔任過喬治梅森大學客座教授、《大紀元時報》主筆、新唐人電視台資深評論員、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客座評論員。【天亮時分】2019年4月開播,截至2022年4月,已擁有38萬訂閱者,總觀看量超過一億次。章天亮博士的主要著作有:2003年,出版長篇紀實小說《出塵》;2006年,參與策劃和主講的《漫談黨文化》DVD在中國大陸傳播數以千萬計;2009年,出版政論文集《中國的和平轉型之路》;2010年,編劇並出品電影《機緣》;2011~2020年,和新唐人联合制作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共192集,約150萬字,涵蓋了從先秦到明末的重要人物和事件;2015年,與前歐洲議會副主席等學者合作出版《前所未有的邪惡迫害》;2020年,在希望之城講授《中華文明史》,對塑造中華文明的三大精神支柱進行的系統地闡述,並澄清了許多誤導性的觀念。 序 1787年,剛剛獨立不久的美國十三州代表聚集在費城舉行制憲會議。在此之前,人類社會從未出現過成文憲法。因此制憲既是在制定未來美國政治的框架和所需遵循的最高原則,也是在開創一個先例,即人類憑藉理性和善意協商出解決未來利益紛爭的原則,並永為定例。 儘管願望是美好的,但具體操作時,各方卻多次因利益衝突而令會議陷入僵局。當然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拂袖而去,各州繼續各自爲政,形成鬆散邦聯,如此就不會有今天的美國和美國的憲法了。正當大家感到氣憤和絕望時,本傑明·富蘭克林站了起來,向會議主席華盛頓將軍講了這樣一番話:“主席先生,我建議在我們休會之前提名和任命一位牧師,其職責是在我們每天開會之前,帶領我們向創世主禱告,因爲他是天下萬國的王。我們懇請他來主持我們的會議,用天賜的智慧來啓迪我們,讓我們的心中充滿對真理和正義的愛,並保佑我們最後的成功 ”。 按照後來的衆議院議長戴頓將軍的回憶,富蘭克林的這番話讓華盛頓將軍及幾乎所有代表悚然動容,他們用欽佩的表情和沉默表達贊許。會議由是得以進行,並最終通過了憲法。 雖然憲法通過了,但美國能否維持在憲法之下的憲政,則是另外一個問題。國父亞當斯說“我們的憲法是爲了有信仰和有道德的人制定的。如果人們失去信仰和道德,憲法將淪爲一紙空文 。” 回顧這段歷史,乃是爲了説明,人類如果要創造文明,依靠個體的力量顯然是做不到的,而人類大面積的分工協作就涉及到社會的組織和管理,而道德敗壞的人既無法自我管理,也不會與他人協作,因此文明只能靠有道德的人來創造。歷史上,當一個社會的道德敗壞時,我們看到的就是天災人禍、國家解體、朝代更迭,乃至文明的沒落和消亡。反過來講,如果中華文明能夠延續五千年,那麽其背後必然有一股强大的維繫道德的力量。因此,我絕不同意“中華沒有文明”或“中國歷史一團漆黑”的偏見。持有這種偏見的人也常常不會意識到,這是共產黨有意誤導的結果。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誰擁有定義道德的權力和維繫道德的力量。答案只能是神。上帝在西奈山給摩西傳的十誡,就是道德上的誡命。而中國的倫理體系則來自於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 人活在世間必須處理好三種關係:第一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也可稱之爲“物質文明”,這是個體生存的基本物質保障;第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也就是如何建立共同體,以及共同體内部及共同體之間應該遵循什麽樣的相處規則,我們也可以稱之爲“政治文明”;第三是人與神的關係,這是維繫道德的唯一途徑,也是文明得以延續的前提和基礎,我們也可以稱之爲“精神文明”。當人背離了神,人們就會淪爲道德相對主義者,即無所謂是非善惡,就會把壞事當作好事。此時持有不同道德標準的人就失去了相互交流和達成可靠共識的基礎,社會也就崩裂了。 在物質、政治、精神這文明的三個層面中,唯物主義者傾向於物質決定意識,因此在講述文明史的過程中,會以物質文明為重點、甚至為中心,對政治文明的解釋也常常以物質文明為出發點,這是讓我讀目前各類的文明史書籍或文章時常感美中不足的地方。 事實上,信仰塑造了文明。就像我們無法否認天主教對歐洲文明的塑造,和基督教新教對美國文明的塑造一樣,我們也無法否認儒、釋、道對中華文明的塑造。因此在討論中華文明史時,本書用大量的篇幅探討了儒、釋、道信仰體系的精髓,包括對一些常見誤解的辨析。 時至今日,過去的信仰在各國都走向了衰落,人們傾向於用科學解決人和自然的關係,用法律解決人和人的關係,本質上來説這是啓蒙運動的餘殃,也就是人對自身理性的信仰,認爲人可以憑著自身的理性解決一切問題,乃至發現宇宙的真理、生命的奧秘、征服自然甚至長生不老。這時文明的發展已經走上了歧途。人固然應當具備和弘揚理性,但必須是在信仰框架之下的理性。人需要保持對神的謙卑,需要維繫神給人規定的道德。當對神的信仰缺位時,文明必然行之不遠,社會的亂象也將接踵而至。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其惡果正在顯現和蔓延。 因此這本書除了想探討中華文明的精髓和延續五千年的真正原因,另一個目的也是想藉著這些探討,找到在中共毀滅性地破壞中華文化之後,我們去復興中華文明的著力點。 《中華文明史》是根據我在飛天大學的授課講義整理而成的,共分爲五大部分:第1至7講為中華文明概述;第8至18講為簡明中國史;第19至55講為中國的哲學史部分,著重討論了先秦的道家、儒家、兵家和法家思想,佛教傳入中國和發展的簡史,和中國哲學思想的流變;第56至64講為政治制度史部分;第65至72講為中國文學簡史。 受本人對於信仰的理解和體悟所限,也受個人知識體系的完備程度所限,書中乖謬舛誤之處在所難免。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章天亮...
-
天亮小舖Regular price $18,787.00Sale price $18,787.00 Regular priceUnit price / per
《中華文明史》精裝書 (美國地區僅銷售簽名版)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中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一個國家的國民應當對本國的歷史抱有一定的溫情和敬意。這一點,我深以爲然。但僅僅掌握一些歷史知識仍不足以瞭解一個民族的特質,而必須要從歷史中提煉出這個民族的文化精髓。 這本《中華文明史》就是在嘗試論述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有何本質不同。這絕非爲了提倡狹隘的民族主義,因本人深信各民族皆為神所創造,理應和睦平等相處。但民族乃是一個文化的概念,因此民族之復興必須以這個民族的獨特文化之復興為前提,否則我們復興的可能就是另一個民族,甚至因缺乏文化的支撐而永遠無法達至民族的復興。 有鑒於此,我們必須回溯中華文明的信仰根源,那是神爲這個民族奠定的文明基石和樹立的文化框架。而這類討論恰恰是目前各類文明史著作中很少見到的。 在中共奪取政權七十餘年間,中華文明遭遇了滅頂之災。幸運的是,有形的器物儘可以毀滅,而無形的精神仍然散落在民間。筆者在佛法修煉中,獲得了重新看待中華文明的獨特視角,並以學術的方式在這本書中呈現出來,希望能在民族文明的重建中做一點抛磚引玉的工作。 中共的統治是人類歷史上最殘暴、野蠻和黑暗的時期,但剝極必復,否極泰來,等我們走過這個時期,我們將面臨著信仰的重建,道德的回升和文化的復興。在這個歷史大變動的時期,能夠順應大勢而出版這本書,是我們的心願,也是我們的幸運。 同時我也相信,不同民族的優秀文化理應相互借鑒。因此,爲了向中國大陸和其他族裔傳播這些理念,我們成立了“天亮聯盟”這一非營利機構,以籌款完成書籍的整理、出版和翻譯工作。過程中,我們得到了衆多社會各界人士的慷慨捐助,讓這項浩大的工程得以完成。在此謹致謝忱!
-
天亮小舖Regular price $944.01Sale price $944.01 Regular priceUnit price / per
《笑談風雲》東周列國(電子書/音頻/視頻)
書名:笑談風雲·東周列國作者:章天亮博士 本書簡介 《笑談風雲》系列是章天亮主講的大型講史系列,涵蓋了從《史記》到《明史》中所有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 《東周列國》是這個系列的第一部,詳細講述了春秋末年到秦始皇統一的歷史,并在結尾處對整部系列作出總結。本系列共24集,全書大約30萬字。 作者簡介 章天亮博士是才兼文理、學貫中西的實力派學者,對古今中國與當代國際的諸多事務有深刻的洞察力。 他目前任飛天大學人文與科學系副教授,和YouTube政論頻道【天亮時分】主持人。 章博士還曾擔任過喬治梅森大學客座教授、《大紀元時報》主筆、新唐人電視台資深評論員、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客座評論員。 【天亮時分】2019年4月開播,截至2022年4月,已擁有38萬訂閱者,總觀看量超過一億次。 章天亮博士的主要著作有: 2003年,出版長篇紀實小說《出塵》; 2006年,參與策劃和主講的《漫談黨文化》DVD在中國大陸傳播數以千萬計; 2009年,出版政論文集《中國的和平轉型之路》; 2010年,編劇並出品電影《機緣》; 2011~2020年,和新唐人联合制作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共192集,約150萬字,涵蓋了從先秦到明末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2015年,與前歐洲議會副主席等學者合作出版《前所未有的邪惡迫害》; 2020年,在希望之城講授《中華文明史》,對塑造中華文明的三大精神支柱進行的系統地闡述,並澄清了許多誤導性的觀念。 序 中國人一貫注重歷史。這不全是因為我們歷史悠久的緣故。世界上有許多古老的民族,除了那些湮滅在廢墟塵土中的文明外,還有一些繁衍生息,直到當下,如古代的波斯和猶太民族。但只有中國人留下了連續五千年的信史記載,即使我們曾經被異族征服,但文化沒有斷裂,歷史代代相傳,這在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上實在是一個奇跡。 我們的祖先是軒轅黃帝,造字的倉頡則是黃帝的史官。這似乎暗示中國人發明文字的目的之一就是記述歷史。中國的文學創作,跟西方許多名著憑空杜撰出一個人物或故事不同,也大多有著歷史的原型。即使是被認為神話小説巔峰之作的《西遊記》,也是以大唐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為藍本的,《西遊記》第一百回中的《聖教序》則是唐太宗親筆御製之文。《水滸傳》出自《大宋宣和遺事》,如《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等歷史演義則更是源出正史。 皇帝設立史官,逐日忠實記述所發生的大事件,包括災異、戰爭、經濟、外交等,檔案館則保存關於詔命、藝文、官制、方技、水利等資料。到一個王朝滅亡後,由下一個王朝的儒生對前朝文獻加以整理,修成 正史。除此之外,各種「實錄」、「紀事本末」、編年、別雜史、地方志等體例的書,也都在流傳,形成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庫,也是中國的百科全書。 中國人讀史目的各有不同,不可否認的是讀史的趣味性。司馬遷作為《二十四史》的開山鼻祖,其筆下上至秦皇、漢武、韓信、項羽、劉邦等氣吞山河、縱橫天下的英雄豪傑,下至雞鳴狗盜、引車賣漿之徒,刻畫得呼之欲出,惟妙惟肖。趙氏孤兒、臥薪嘗膽、完璧歸趙、荊軻刺秦、霸王別姬等成了文藝作品一寫再寫、一演再演的題材。這些真人秀,比小説戲劇更精彩。 司馬光則在歷史中發掘出治國的智慧,將前朝興廢事加以總結,勸導國君力行仁政,故得北宋神宗皇帝賜名《資治通鑑》。 而中共也是要利用歷史的。戚本禹就是以《為革命而研究歷史》得到了毛澤東的賞識,躋身中央文革小組,成了風雲一時的人物。由於中共要用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來為中國歷史設立框架,因此將歷史中最傳統的教人向善的價值觀和輝煌的成就棄之不用,中國大陸的歷史教育變成了農民造反事件集。歷史劇也常誇大人心的險惡和機詐權謀。這並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 如何探求歷史的真貌,它對我們當今的社會有何意義,這些問題若概要回答則過於抽象,一旦展開又連篇累牘,且與人的信仰和價值體系息息相關。...





